影评:戏台
文盲 / 2025-07-27
之前还打算去看看舞台剧戏台,后面因为懒而搁置了,不料想出了电影版。暑期档看的这三部:《长安的荔枝》、《你行!你上!》、《戏台》,《戏台》也是最让我有一些表达欲的片子。
《戏台》整体就很舞台化,除了前文和后文的背景铺垫和收尾,基本没啥大场面;本子也有一个很基础的喜剧框架,出现误会,解决误会。整体来说,电影无论是从剧本还是表演上来说都没啥可吐槽的,但是我依旧有个最大的疑问:京剧男旦在日常生活中也这么娘气吗?还是说电影是为了艺术化的表达所进行的处理?
聊聊表达,如果从大的角度来说,我认为其所表达的是一种艺术的独立性,就算剧情里被军阀拿枪指着,让临时改出符合军阀认知或者迎合口味的剧情时,演员上台后依旧唱了原词,保持了艺术的独立性,从这个方面来说,我很同意;同时结尾时,另一个大帅打进了城,但是唱京剧的仍旧在唱京剧,更是可以解释为政权变迁,艺术永存。
但是这话得分两头说,站在今天的视角上来看,军阀临时改戏的要求不合理,但是军阀要求改戏的要求我认为是没问题的。军阀认为项羽必须得过江,因为他将项羽映射至己身了,自己一路出身,同乡的兄弟们死的死,亡的亡,加上他本人也崇拜项羽,那么他想要看一出项羽过江了京剧是很合理的,作为创作者,这难道不更加是一个有意思的设定吗?有些文艺工作者没意识到的一点可能是,现在演员所面对的观众和当年清末民初的观众是完全不一样的,现在观众更有文化,更有常识,不需要从你的京剧中去学知识,而是更想要看一个新鲜的故事,当然这只是我的观点。
当然,我还有一个不太理解的地方,就是彩蛋部分凤小桐跳河,主题曲都唱了半天吧(如果没记错的话),然后来这么一个,是为了消解掉跳河的这种严肃和悲感?不懂这么设计的原因,有点没头没尾的,虽然说前面的剧情中确实铺了一部分凤小桐对艺术的追求,对临时改戏的不满,对外行上台的厌恶,对戏班妥协行为的不齿,但是我认为整体还没到要直接跳河那个份上,这可能也是放在彩蛋的原因?不知道陈佩斯怎么解释。
总结:值得一看,单从表演和剧本上来说都值得一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