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盲

读书无多,识字不广

清明

文盲 / 2025-04-04


清明晨起,等待家中做好献饭,就会出发。我家一般都是土豆丝粉丝,辅加点别的东西,如白菜等,条件好了之后也会加点肉片,而菜的顶部,必要盖上一层摊鸡蛋,最顶部一般会加点油泼辣子,点缀色彩,调节口味。摊鸡蛋时往往会多摊,剩下一些,是我记忆中家中的美味。

带上献饭,印好的纸钱,香,拎着几块钱一斤的糜子酒,便踏上了上坟之路,哦,当然,免不了带上些炮。上坟一般都是以家族为单位,呼喝召集到一起之后,便沿着固定的路线,走上了上坟之路。上坟的过程很简单,每到一个或者一对坟头之后,每家将自家做好的献饭和带着的酒在每个坟头祭洒一些,当然,所带在这些东西是要匀在每个坟头的。接着便是烧纸钱,也是将每家带的纸钱集中在一起,烧成纸灰,若坟头有插香的地方,便取香插在坟头,若没有,便连纸钱一同烧掉,也算是达到了目的。烧点完毕之后,众人跪地,磕三个头,去往下处。

整个过程中是要放炮的,说是为了招呼通知祖先,几家的炮合到一起,倒也不必担心不够放的。这个一般会交由喜欢放炮的未成年小伙子,我小时候也曾担此重任,但奈何实在是胆小,惧怕炮声,每放一个就要捂耳,等其炸响之后才有胆量放下一个,被吐槽不停。鞭炮也是要带的,不过奈财力不足,每家不会在所有坟头都带一挂鞭,只会在自家最为直系的一两个坟头带串鞭炮,但一个家族中,每个坟头都有其自家的直系血亲,所以,鞭炮倒也能在每个坟头响起。

我们还有奇怪的规约,清明这天,一般只上老坟,所谓老坟,也就是超过三年的坟,而新坟,会在春分那天,由自家人单独去祭奠。我也不清楚这个规约产生的原因,许跟我们这边的关于死者的风俗有关?死者死亡之后,从埋进坟里开始,烧纸每七天一次,一般持续七个周期,也就是四十九天,再后面就是每年一次,在祭日去坟上烧纸,持续三年,第三年的时候大办一次,请上所有亲戚一起。或许这个新坟的规约,就是从这边而来?我却也不清楚。

这都是小时候的记忆啦,我都不记得自己上次清明上坟是什么时候了,或许是中学还是高中?反正也肯定是十年前的事情了。今年回不去,未来可能也回不去上坟,一直在外,故乡成了最远的地方。不过这也并非我一个人的问题,我还每年回家一次呢,村里很多人甚至都是离家之后,再未归来,直接在远方安了家,不知他们在清明会不会想起自己当年上坟的日子。

厚厚的云层遮住了南京昨天的太阳,今天天气阴沉,我在家中用键盘祭奠这个清明。